智能包裝讓人眼界大開
近年來,在“綠色包裝”的技術上,得益于一些新技術的研發,主動式和智能包裝進入了人們的視線。
主動式智能包裝聽上去很深奧,其實早已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舉個最簡單的例子,食品包裝里獨立包裝的吸潮劑,就是最原始的智能包裝元素,它能夠做到隨產品的環境變化而調整。不過最新的技術則顯得更加神奇,比如一些保鮮食品需要在低溫下保存,那么可以在包裝上貼上能指示時間和溫度的新型標簽,其中的化學成分在溫度升高時會發生聚合作用,標簽顏色相應會有明暗的變化,顧客由此可以知道食品在什么溫度下儲存、新鮮的程度到底怎樣。
據了解,這類被稱為“積極包裝”的技術,已經在美國及歐盟等地投入使用。食品和飲料目前是主動式和智能包裝最大的兩個市場,因為許多公司認識到,讓顧客明白提供給他們的食品新鮮無比,其潛在的商業利益是巨大的,因此它們的需求占到了市場總需求的一半以上。
據國外媒體報道,目前一些比較有趣的“智能包裝”正在研發過程中。在新西蘭,研究人員在開發一種水果包裝,這種包裝可以指示像桃子這類怕擠怕壓的水果什么時候熟透。也有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另一種食品安全指示包裝技術,那是一種摻雜染料的塑料片,這種塑料片放入食品包裝袋后,如果包裝袋中的食品腐爛,就會釋放出氣體,使塑料片改變顏色,消費者根據塑料片的顏色就能知道食品是否變質。食品技術研究人員估計,未來20%至40%的食品包裝會應用“積極包裝”技術。
更有科學家試圖通過“智能包裝”來延長食物的保鮮期。舉個例子,不同的水果和蔬菜需要在一定的氧和二氧化碳濃度下才能保鮮,當溫度較高時,包裝袋內的水果或蔬菜會消耗較多的氧并釋放較多的二氧化碳,食品的保鮮期勢必受到影響。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公司正在研究一種名為Intelimer的包裝膜。這種膜在溫度發生變化時,會改變其透氣性,以使不同的食品保持在優的氧和二氧化碳濃度比例之下,延長保質期。
只可惜,目前國內企業在主動式和智能包裝領域的投入仍然十分欠缺。不過我們有理由相信,在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的今天,“智能包裝”進入中國將不會遙遠。